中国储能网讯:8月2日下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组织的“第九期中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团”走进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南都能源互联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谭建国、戴毅、缪立野等接待了调研团一行。
谭建国陪同调研团专家参观了公司展厅,介绍了公司储能业务概况、国内外布局、核心技术、明星产品、应用场景以及企业荣誉等。
南都电源产品应用场景包含工业储能、新型电力储能、民用储能三部分。
据介绍,2022年至今,南都电源已累计中标及签署新型电力储能项目合计约1.3GWh。其中,新型电力储能业务海外市场的订单占比约为70%。南都电源海外储能客户以大型能源集团为主,公司已与意大利电力、法国电力、美国能源公司等形成合作关系,公司海外订单一般都是从前期项目规划、设计开始参与,具有较多项目储备,根据不同的项目进度陆续落地。
南都电源聚焦储能业务,从原材料、产品、集成系统、服务回收进行一体化产能布局,建设储能产业生态圈,与行业共建共成长,目前在国内外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都有典型示范项目。
公司以核心技术优势,走在国际市场的前端,为储能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储能产业如安全、提升系统效率、安装与运维、回收等诸多环节需要完善,仍需要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努力推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座谈会期间,戴毅介绍了公司发展、业务板块和应用场景项目案例,交流期间,双方就围绕储能行业的问题进行探讨,戴毅详细地解答了调研团专家提出的问题,并对储能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表见解。
座谈会现场
公司新型电力储能业务覆盖全球市场,涵盖北美、欧洲、南美、东南亚、澳洲等,产品和技术构建核心竞争力。对于公司在海外的大型示范项目,其商业化运营模式,值得探讨和思考,可总结运行经验,开拓国内商业化运营模式落地。
对于储能行业关注的温控环节,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和项目匹配度,选择风冷和液冷2种技术方案使用。海外市场以风冷为主,凸显出成本优势。不过,随着液冷技术的推进和国内使用场景广泛的现象,公司预测液冷以效率高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扩展规划液冷技术的应用场景。
对于交付问题,公司坦言,海外市场的交货期一般在6个月左右,国内保持在2-3个月。
我国的储能项目分布密度不断提升,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电芯、温控系统、空调等储能系统有不同的需求,差异化比较突出。
现场谈论
公司基于欧洲的储能项目建设运营经验。不同纬度上的气候变化条件对储能系统需求有所不同,在部分低温地区,储能集装箱的温控系统对空调的需求作用有所不同,根据不同季节变化,降低空调使用率,提高储能系统效率,为提升降本增效探索出差异化的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同时,需要建立有利于储能成本疏导的政策环境,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保障全生命周期的储能项目安全,加强监管和提升检测认证需要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建议尽快建立国家级第三方质检平台,承担起责任和担当,为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参加本期调研的专家有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湘能楚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方案部部长兼总工王占治、博格思众(中国)副总经理陈振豪、三花新能源热管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峰、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氢储事业部总监刘源鑫、青鸟消防股份有限公司储能技术总监申志文、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马艳杰、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石广保、广州恒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经理谢嘉炜、杭州中恒云能源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微电网技术总监吴栓柱、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经理郑玉梅、森萨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田建磊、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锂电池火灾防控事业部营销总经理林增杰、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郑智晟、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总监林丽、华鑫证券电力设备分析师张涵、中信证券分析师汪浩、南方能源观察杂志陈仪方、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经理廖维、博格思众(中国)市场总监鲁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海鹏、中认南信(江苏)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中认英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蒋应龙、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陈雪贤、康翊智能装备科技(江苏)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贾雪莉、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处博乐、安红丽、刘锐玲、王瀚。
特别感谢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湘能楚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博格思众(中国)、三花新能源热管理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青鸟消防股份有限公司、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恒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中恒云能源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森萨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华鑫证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对本次调研工作的大力支持。